翻页   夜间
龙皇书院 > 汉末枭雄之吕家崛起 > 第16章 海西剿匪记
 
  到达海西之后,魏刚没有贸然拜访陈瑀,而是在海西一带打听陈瑀的消息。

  陈瑀在海西一带很有名气。

  他曾是袁术的部将,但是,当袁术与曹操争夺中原大败的时候,留守寿春的张瑀选择了跳反,他封闭寿春城,拒绝接纳袁术。

  只不过,打不过曹操的袁术轻易的攻下了寿春城,陈瑀败逃到了下邳。

  后来,陈瑀投靠陶谦之后,被安置在海西西北的灌云。

  陈瑀的势力也不断向海西扩张,成为了这个地区最大的割据势力。

  魏刚把俘虏的安置问题和海西的城防交给两位屯长之后,他单人独骑前往海西。

  魏刚到达灌云的时候,陈瑀正在府里。

  送上陈登写好的介绍信,等候了片刻,魏刚得到了陈瑀的接见。

  从外表上看,陈瑀和陈珪有几分相似。

  但是,陈瑀的性格更严肃一些。

  一些必要的客套话之后,陈瑀直接切入主题,“贤侄来海西的目的,陈登已经在信里写清楚了。”

  “贤侄可以放心,海西这边,凡是有用到我的地方,尽管吱声,在消灭黄巾贼的事情上,我会尽量配合贤侄。”

  “如果贤侄需要援军,尽管开口,我有精兵数千,可以随时南下支援。”

  陈瑀的态度倒很好。

  当然,魏刚不可能向陈瑀请求援军。

  援军请过来容易,想要送走可就难了,谁知道这陈瑀有没有夺取海西的想法。

  而且,连续的两场胜利,给了魏刚信心。

  新军提高了战斗力,而黄巾贼却只不过是一群乱民。

  局势可控,还没到需要援军的时候。

  陈瑀似乎对吕布军到达海西的目的很关心,“贤侄既然奉了温侯的命令,到达海西,不知道温侯的目的是要剿匪呢,还是要占领海西,或者,想要夺取广陵郡?”

  魏刚看向陈瑀,笑了笑,“姑父的想法,我怎么能知道,姑父给我的命令就是剿灭黄巾,黄巾贼已经肆虐太久了,这一次,我们要是不消灭黄巾贼,就不会收兵。”

  魏刚的心里有些不满,吕布有什么想法,还有必要跟你陈瑀汇报?

  魏刚倒也没有骗陈瑀,吕布的势力控制海西之前,黄巾贼是不可能被剿灭的。

  但是,面前这人毕竟是海西最强的割据势力,还是陈登的表叔,魏刚倒也没有把话说死,“如果那黄巾贼真的声势浩大,小侄一定会向陈叔求援,那时候,陈叔可别不理我呀。”

  陈瑀哈哈大笑,甚至提出留魏刚吃饭。

  但魏刚以军务在身为借口,选择了拒绝。

  快马加鞭回到海西,高顺统帅的新军主力还没到。

  和轻装简行的先锋军不一样,主力部队需要押送军粮,部队当然行动迟缓。

  魏刚才下马,还没站稳,王征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,“不好了。”

  魏刚安慰道,“别慌,敌人又没有杀到眼前。”

  王征一愣,“少将军你都知道了?”

  魏刚一脸疑惑。

  王征不紧不慢的说:“陈白骑集合了大批黄巾军,正朝着海西方向杀了过来。”

  魏刚眼睛一跳,“什么时候到,有多少人?”

  王征:“斥候报称,距离海西不足二十里,兵力在500人左右。”

  同样的人数,但这500人的消灭难度和王村那500人截然不同。

  王村偷袭的时候,黄巾贼毫无准备,大批贼人因为饮酒丧失了战斗力。

  而这一次黄巾贼,明显有备而来。

  魏刚手上只有两屯官兵,这一百人不仅要分散防守城门,还得看管战俘,如果在海西作战,魏刚没有把握一定能赢。

  黄巾贼人数不多,士兵的战力也有高有低,但是,量变引起质变,一旦敌兵集中兵力发动突击,很有可能轻松突破防守。

  魏刚反复权衡利弊,最终决定与黄巾贼将士展开遭遇战。

  留守海西的风险太大了,但这一仗必须打。

  魏刚自己有马,或许可以撤退,新军的将士也能逃脱。

  海西的百姓们却逃不了。

  只有遭遇战才能最大限度集中兵力,增加胜算。

  部队被迅速集结起来,魏刚在海西只留下了杨磊和十名士兵看守战俘。

  魏刚没有要求杨磊死战,只是表示,守兵的职责是约束俘虏不能闹事。

  一旦黄巾贼攻入海西,将士们也没必要拿着鸡蛋碰石头,立即撤退。

  王征和魏刚一起出战,杨磊剩余的部队,也由魏刚亲自统帅。

  两军在海西东北的一处平原上遭遇了。

  黄巾贼来势汹汹,队伍中不时响起几句“苍天已死,黄天当立”的口号,看上去斗志昂然。

  魏刚的部队则保持沉默,在平原上列队等待。

  视野开阔,魏刚打量起黄巾贼的军阵。

  前排都是精准男子,手里拿着长短兵器,后方则是一些老弱部队,武器种类繁多。

  在黄巾军的队伍里,有几名骑兵。

  所有人都头绑着黄巾。

  黄巾军进攻之前,派出了一名骑兵。

  骑兵很嚣张,来到了新军阵前,大声喊道:“我家大王说了,你们放掉我们的兄弟,交出粮草金银作为赔偿,离开海西,我们大王或许能放你们一条生路,否则的话,你们必死。”

  魏刚很想一箭射死这名骑兵,但他知道,自己武艺不精,一旦失手对官军士气也是种打击。

  环顾身边的将士,魏刚大喊:“有没有会射箭的?”

  一支箭从魏刚身后射出,将黄巾贼骑兵射杀在马下。

  官军的行为明显激怒了黄巾贼。

  贼人们一边辱骂着,一边开始冲锋。

  新军布阵的时候,分成了两部分。

  王征带着将士在前,剩余将士在后。

  魏刚夹在前队和后队中间。

  魏刚无数次想象过战场厮杀的模样,但是,看到了面前冲锋过来的敌兵,他还是感受到压力压力。

  很显然,黄巾军冲锋的时机早了,不仅浪费了体力,还给了魏刚充分时间调整状态。

  估计距离差不多了,魏刚大声下命令:“架枪。”

  前三排的将士架起长枪,枪尖瞄准冲锋过来的黄巾贼。

  这些黄巾贼虽然冲的很猛,但他们不是傻子。

  看到了枪尖儿,前排将士连忙减速。

  除了少部分人收不住速度,撞在枪尖上,大部分的黄巾贼在官军枪阵前不远处停住脚步。

  黄巾贼的攻势强行停止,官军的进攻才刚刚开始。

  没等黄巾军调整部署,魏刚开始下命令,“前进。”

  将士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朝着面前的贼兵走了过去,长枪或刺或戳。

  黄巾贼不仅阵型出现了混乱,前排将士的武器长短不同,根本无力进行反击,甚至阻挡。

  面前的这些贼人来的时候凶狠,退的速度也很快。

  两侧的贼兵可以从两翼逃离,正面的黄巾贼却只能转身逃亡。

  这些黄巾贼虽然没有勇气与新军作战,但却凶悍的冲杀向了身后的战友,为了逃生,不择手段。

  一名黄巾骑将,大声咒骂,试图重整队伍。

  但是,黄巾贼的士气已经垮了,根本没有人搭理骑将。

  骑将只能徒劳的呼喊,呼喊声反倒吸引了魏刚的注意

  这名骑将头戴黄巾,脸上带着一道刀疤,看上去凶悍至极。

  魏刚不再犹豫,命令身后的部队进行迂回,从两翼挤压面前的敌兵,目标直指黄巾骑将。

  喊话骑将意识到自己成为新军攻击目标的时候,他已经失去了逃离的最好时机。

  身边都是黄巾贼溃兵,不仅堵塞了退路,也没有充足时间让他提高速度。

  说起来,这名匪首倒也糊涂,他如果下马,混在人群里,官军没有骑兵,他未必不能逃生。

  有些错误的代价是致命的。

  官军合围了骑将,这名彪悍的黄巾头子反抗被杀。

  在这场战斗中,新军将士出现了伤兵,但依旧无人死亡。

  这场战斗同样打的很漂亮,只不过,由于地形开阔,这一战获得的俘虏数量并不多。

  根据俘虏的供述,官军杀死的骑将并不是陈白骑,而是孙大目。

  陈白骑在局势恶化之前,就抛弃了部队逃跑。

  魏刚的那场突袭,让孙大目几乎失去了一切,他急于找回场子。

  这位匪首躲过王村一劫,却还是丢了性命。

  黄巾贼残兵不敢北逃,选择了南下。

  安排王征带着他的部队押解俘虏,赶回海西,魏刚亲自统兵,在俘虏的引导下,进攻陈白骑的驻地。

  留守的匪兵数量不足,不是官军对手,轻易被击败。

  魏刚笑纳了营地中的金银珠宝,焚烧了黄巾贼营地,释放了所有被俘虏的百姓。

  这些百姓大多是广陵郡本地人。得到魏刚的释放之后,表示了谢意,随后离开。

  少部分无家可归者,则跟随魏刚一起回到了海西。

  做完这一切,高顺带领的主力这才姗姗来迟。

  (ps:我今天下午反思了一下,训练新兵的这个设定确实出了问题,不该由吕布来提,而应该主角提出之后,吕布采纳,随后再推行。

  另一个问题,是吕布的智商问题,我本来觉得,吕布虽然人品不行,但能力还可以,不论是辕门射戟,还是下邳城城楼指挥若定,击败张飞,都是大将风度,而且,吕布死的时候,让左右随从斩了自己首级向曹操报功,随从都不忍心,这也说明吕布有一定的人格魅力。

  但是,这些论据只能说明吕布确实是个合格的统帅,查了很多资料,发现吕布的智商确实不应该太高,后期会进行调整。

  我不是专业研究历史的人,对于很多历史都一知半解,这本书是我写的第一本历史小说,书友们如果发现问题,希望您能及时指出,我也可以及时进行修正,虽然不会一一回复,但所有的评论我都会看,感谢~

  说一下陈瑀这个人,我认为,这是个实力配不上野心的人,他出手的时机总是有问题,公元193年,陈瑀背叛袁术,被赶到了下邳,再次出现记载就是公元197年的时候了,当时袁术称帝了,朝廷命令三路诸侯讨伐袁术,分别是吕布、孙策和陈瑀,陈瑀和前两个人齐名,肯定有点实力,孙策击败陈瑀的时候,俘获了陈瑀的吏员家属4000多,加上那些逃亡的和战死的,陈瑀鼎盛时的兵力应该也得这个数。)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